采用 Agilent 8860 气相色谱仪分析 蒸馏酒中的醇类、醛类和酯类
来源:安捷伦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|
作者:安捷伦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|
发布时间: 2019-06-20
|
285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使用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(FID) 的 Agilent 8860 气相色谱仪分析蒸馏酒中的醇、醛、有机酸和酯类物质可实现高灵敏度、良好的线性和稳定性。色谱柱的高惰性可确保大多数化合物获得**的峰形。
摘要
使用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(FID) 的 Agilent 8860 气相色谱仪分析蒸馏酒中的醇、
醛、有机酸和酯类物质可实现高灵敏度、良好的线性和稳定性。色谱柱的高惰性可
确保大多数化合物获得**的峰形。
前言
蒸馏酒是以乙醇-水为基质同时含有数百
种风味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,其中包括
醇、醛、有机酸和酯类物质。这些微量成
分的比例对决定白酒的风味和品质至关重
要。对生产企业来说,对原料中的风味化
合物以及后续糖化、发酵和蒸馏过程中的
风味化合物的监控和检测也极为重要。
中国白酒以其浓郁的风味以及悠长的回味
而闻名于世。根据香型,中国白酒可以分
为酱香型,浓香型,清香型,米香型等。
**以来,人们对白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
微生物的进化和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形
成等方面,并且分析了主要芳香化合物
(如酯、酸、醇和醛类物质)对典型白酒
类型的影响。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和己酸
乙酯的浓度和比例对白酒的风味起决定性
作用。为保障饮酒者的健康,白酒生产过
程中应严格控制甲醇、异丁醇和异戊醇的
浓度。在本应用简报中,将一些实际样品
进样至 Agilent 8860 气相色谱系统,并对
特定香型的白酒进行了分析。同时,对
白酒中*常见的 10 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
分析。
实验部分
采用配备 FID 的 8860 GC 执行分析。采
用配备 5 μL 进样针的 Agilent 7693A 自动
液体进样器完成样品引入。表 1 列出了
使用的仪器和条件。
样品前处理
用微量进样针加入规定量的各种标准化
合物,制备混合标准品储备液。在 60:40
的乙醇:水溶液 (v/v) 中制备 10 种化合
物的储备液,每种化合物的浓度均为
1000 µg/mL。
每个校准浓度准备 6 个样品瓶,通过向
乙醇水溶液中加标不同量的储备液获得
所需浓度。配制得到的校准标准溶液的
浓度分别为 10、30、50、100、500 和
1000 µg/mL。向每个校准浓度中加入内
标 (IS),对应的 IS 浓度为 440 µg/mL。
实验中用的白酒样品是从中国当地的
零售供应商处购得,并作为纯样品进样
至 GC。
结果与讨论
为了开发一种监测白酒中风味物质的可靠
方法,采用配备自动进样器和 FID 的 8860
GC 进行分析。图 1 显示了 100 µg/mL 浓
度下系统获得的 10 种标准化合物和 1 种
内标的典型色谱图。
图 2、图 3 和图 4 是不同香型的中国白酒
样品中主要成分分析的示例色谱图。系统
对醇、醛、有机酸和酯类物质均实现了优
异的分离度和峰形。如图 2 所示,乙酸
乙酯、乙缩醛和甲醇基本实现了基线分
离。甲醇具有强极性,容易拖尾,但在此
方法中,其峰形尖锐且对称。
在 10–1000 μg/mL 浓度范围内所有 10 种
化合物的相关系数 (R2
) 均 ≥ 0.9992。
表 2 给出了详细的校准信息,图 5、图 6
和图 7 分别为甲醇、异丁醇和乳酸乙酯
的校准曲线。
为验证系统的完整性,考察了其重现性。
采用标准品和实际样品进行重现性测试。
由表 2 可知,大多数化合物的峰面积
%RSD 远低于 3%。图 8 是中国白酒 6 次
重复进样的叠加谱图。如图所示,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稳定性都很**。
使用信噪比 (S/N) 计算方法检测限
(MDL)。使用浓度为 5 µg/mL 的标准溶
液测试 MDL,表 2 列出了所有化合物的
值。所有化合物的 MDL 均 ≤ 5 µg/mL。
结论
在本应用简报中,配备自动进样器和 FID
的 8860 GC 为白酒中的醇、醛、有机酸
和酯类物质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且经济的
解决方案。EPC 控制和 J&W DB-FATWAX
UI 色谱柱可实现**的峰形、分离度,
以及**的重现性。
参考文献
1. Y. Kenneth L.; Zhou, Y. 使用 Agilent
J&W DB-WAX 超高惰性毛细管气相
色谱柱对蒸馏酒进行分析,安捷伦
科技公司应用简报 ,出版号 5991-
6638CHCN,2016
2. Cai, X. Y.; Yin, J. J.; Hu, G. D.
Determination of Minor Flavor
Components in Chinese Spirits
by Direct Injection Technique
with Capillary Columns. Chin. J.
Chromatogr. 1997, 15(5)
来源:安捷伦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