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A.Smekal首先预言了光的非弹性散射,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观察到苯和甲苯对光的非弹性散射效应,并命名为拉曼效应。随后以拉曼效应为基础,建立了拉曼光谱分析法,到20世纪60年代,使用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的激发光源,使拉曼光谱技术有了很大发展。但在以后的十多年间,仍未得到工业分析人员的广泛应用。1986年 Hirschfeld**报告了固体和液体的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,FT- Raman光谱仪的问世又一次推动了拉曼光谱的发展,使拉曼光谱在无机和有机分析化学、生物化学、高分子化学、石油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。
一、拉曼效应的定义
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A.Smekal首先预言了光的非弹性散射,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观察到苯和甲苯对光的非弹性散射效应,并命名为拉曼效应。随后以拉曼效应为基础,建立了拉曼光谱分析法,到20世纪60年代,使用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的激发光源,使拉曼光谱技术有了很大发展。但在以后的十多年间,仍未得到工业分析人员的广泛应用。1986年 Hirschfeld**报告了固体和液体的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,FT- Raman光谱仪的问世又一次推动了拉曼光谱的发展,使拉曼光谱在无机和有机分析化学、生物化学、高分子化学、石油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。
二、拉曼光谱的信息
1、定性的信息:拉曼光谱是物质结构的指纹光谱
2、定量的信息:可以通过光谱校正,得到准确的盈利大小和浓度分布。
拉曼频率的确认: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构象、形态。
拉曼峰位的变化:张力、应力
拉曼的偏振:晶体对称性和取向
拉曼峰宽:晶体质量
拉曼峰强度:物质总量

拉曼光谱技术应用训练**查看
三、拉曼光谱的优缺点及其特点
(1)拉光谱的特点和主要困难
1、拉曼散射信号弱(比荧光光谱平均小2-3数量级)。
2、激光激发强。
3、拉曼信号页率离激光频率很近。
4、激光瑞利散射比拉曼信号强1010-1014,对拉曼信号干扰很大
5、拉曼光谱仪器的设计,必须能排除瑞利散射光,并具有高灵敏度(体现在弱信号检PP测的高信噪比),才能有效地收集拉曼谱。
(2)拉光谱的优点和特点
1、对样品无接触,无损伤;
2、样品无需制备;
3、快速分析,鉴别各种材料的特性与结构;
4、能适合黑色和含水样品;
5、高、低温及高压条件下测量;
6、光谱成像快速、简便,分辨率高;
7、仪器稳固,体积适中,维护成本低,使用简单。